建设“两区两地” 打造发展高地

建设“两区两地” 打造发展高地——三论全面贯彻落实县党代会精神

理念决定信念,思路决定出路,定位决定品位。

竹溪,经过历届县委、县政府励精图治,全县人民苦干实干,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产业结构转型攻坚期、生态文明建设升级期、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期、全面深化改革突破期。全县上下如何抢抓新机遇,应对新挑战,树立新理念,开拓新境界,发展新高地?

在县第十四次党代会上,县委书记余世明向全县各级各部门发出总动员令: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以建设“全省山区绿色发展示范县”为目标,以扶贫开发为总揽,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建设绿色产业引领区、生态城镇示范区、省际物流集散地、旅游休闲目的地。

县委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竹溪的集结号,“两区两地”建设架构了建设“全省山区绿色发展示范县”的支撑点,四根“擎天支柱”必将支撑起全面小康竹溪的“摩天大厦”。

蓝图绘就需奋发,目标宏伟催人进。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咬定“两区两地”建设目标,最大限度地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善于用改革的办法、市场的办法、统筹的办法、开放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和制约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奋力抢占新一轮经济转型发展制高点。

建设绿色产业引领区,必须依托区域资源禀赋,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立足生态兴经济,围绕绿色抓产业,着力推进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循环产业、低碳产业,做精特色生态有机农业,发展壮大绿色低碳工业,加快培育现代新兴服务业,努力把我县的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绿色资源转化成绿色产品,着力构建“产业发达、环境优良、环保节能、富民强县”的绿色经济体系。

建设生态城镇示范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域规划,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贯穿生态城镇建设始终,以竹房城镇带建设为支撑,以县城建设为中心,以片区建设为重点,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推动,坚持产城结合,文旅共融,城乡互动,统筹推进经济、生态、城镇、文化、民生、社会事业建设,实现生产集聚化,产业特色化,城镇生态化,物流现代化,城乡居民均等化,全力打造全省生态城镇建设示范区。

建设省际物流集散地,必须发挥承东启西的独特区位优势,变边远为节点,高起点、高标准制定商贸物流发展规划,加强物流平台建设,加大市场培育力度,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物流网等新兴业态,积极培育商贸物流、健康养老、家政服务、文化体育等现代服务业,逐步把竹溪建成带动周边、辐射西部、繁荣开放的鄂渝陕“省际物流集散地”。

建设旅游休闲目的地,必须依托原生态、纯绿色、最宜居的旅游资源,推行“旅游引领、产业融合、城乡一体、全民参与、成果共享”的发展模式,全力打造“朝秦暮楚地、自然中国心”旅游品牌,竭力打造漫山金丝楠、满眼红豆杉、遍地中药材、百里花果香、千山翠竹林、万顷养生茶、数条清溪流、轻舟画中行、云雾山间绕、广舍炊烟飘的壮美景观,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着力构建“最具秦巴原乡情怀的旅游休闲目的地”。

绿色发展旌旗猎猎,小康建设战鼓声声。全县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抓铁留痕、踏石留印”的拼搏精神,敢于谋大事、创大业、担大责,勇于向实力强的挑战、向发展好的竞赛,瞄准先进,树立标杆,奋起直追,争当标兵,把县党代会描绘的美好愿景早日变成美好现实,让竹溪在绿色发展中走在全省山区前列!

本期编辑:杨慧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